欢迎访问上海思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9051253803
技术文章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超细湿法研磨机使用全流程指南

超细湿法研磨机使用全流程指南

日期:2025-08-28浏览:29次

  超细湿法研磨机是一种用于将物料在液体介质中进行超细研磨的设备,能使物料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细度。为帮助你正确使用超细湿法研磨机,确保设备高效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研磨效果,以下将从设备启动前准备、运行中的操作要点、停机后的维护保养及常见问题处理四个维度,提供详细使用指南。
 
  一、设备启动前:做好准备,规避安全风险​
 
  启动设备前的检查与准备是保障安全和研磨效果的基础,需逐一落实以下工作:​
 
  物料与介质准备:确保适配性​
 
  物料预处理:需提前将物料与液体介质按预设比例混合(如固含量 50% 的涂料,需按物料:介质 = 1:1 调配),并通过滤网(孔径通常为 50-100 目)过滤,去除杂质、结块颗粒(避免堵塞研磨腔或损坏研磨部件);若物料粘度较高(如膏状),可适当加热(温度不超过物料耐受上限)或添加分散剂,降低粘度,提升流动性。​
 
  研磨介质检查:根据物料硬度选择对应介质(参考选购指南中的介质选型表),检查介质是否有破损、污染(如氧化锆珠表面是否有裂纹、杂质附着),若有需筛选更换;同时按研磨腔容积的 60%-80% 添加介质(如 100L 研磨腔,添加 60-80L 介质),介质过多易导致散热不良、电机过载,过少则研磨效率下降。​
 
  设备状态检查:排除故障隐患​
 
  机械部件:检查研磨腔盖密封是否完好(密封圈是否老化、变形,若有需更换),确保无泄漏风险;检查研磨盘 / 棒销与研磨腔的间隙(通常为 0.5-2mm,间隙过大影响剪切力,过小易磨损部件),若间隙异常需调整;检查电机、减速器的润滑油位(油位需在油标刻度线之间),油质是否清亮,若油位不足或油质浑浊需补充、更换润滑油。​
 
  电气与辅助系统:检查电源线、控制线连接是否牢固,有无破损;检查 PLC 控制系统、触摸屏是否正常开机,参数显示是否准确;启动冷却系统(如夹套式冷却水箱),检查冷却水是否循环通畅(进出口水温差建议控制在 5-10℃),冷却水质是否清洁(避免水垢堵塞管道);检查送料泵(如螺杆泵、齿轮泵)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异响、泄漏。​
 
  安全防护:保障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如耐酸碱手套(处理腐蚀性物料时)、护目镜(防止物料飞溅)、听力防护用品(设备运行噪音较高时);​
 
  检查设备急停按钮、过载保护装置是否灵敏有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停机;​
 
  清理设备周围环境,确保操作空间无障碍物,通风良好(尤其处理挥发性物料时)。​
 
  二、设备运行中:精准操作,保障研磨效果​
 
  设备启动后需实时监控运行状态,精准调整参数,确保达到预期研磨效果:​
 
  启动顺序:遵循规范,避免冲击​
 
  先启动冷却系统,待冷却水正常循环(进出口水压稳定在 0.2-0.4MPa)后,启动送料泵,将预处理后的物料缓慢送入研磨腔(送料速度初始控制在低档位,如 1-2m³/h,避免瞬间进料过多导致研磨腔堵塞);​
 
  待物料充满研磨腔(通过设备视镜观察,或当送料泵出口压力稳定在 0.1-0.3MPa 时),再启动研磨电机,电机转速从低档位(如 1000-1500r/min)逐步提升至设定转速(根据物料特性调整,高硬度物料转速可适当提高,热敏性物料转速需降低),避免电机瞬间过载。​
 
  参数监控与调整:实时优化​
 
  关键参数监控:通过 PLC 控制系统或触摸屏实时监控以下参数:​
 
  电机电流:正常运行时电流应稳定在额定电流的 70%-90%,若电流突然升高(超过额定电流),可能是介质过多、物料粘度过高或研磨腔堵塞,需立即降低转速、减少送料量,排查故障;​
 
  研磨腔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研磨腔内部温度,温度应控制在物料耐受温度以下(如食品物料≤40℃,化工物料≤60℃),若温度过高,需加大冷却水量、降低电机转速,防止物料变质、介质膨胀破裂;​
 
  出料细度:每隔 30-60 分钟取样,使用激光粒度仪检测出料粒径(如检测 D10、D50、D90),若细度未达到要求(如目标 D50=5μm,实际检测为 8μm),可适当提高电机转速、增加研磨时间(如延长物料在研磨腔的停留时间,降低送料速度),或补充少量细粒径研磨介质;若细度超标(过研磨),则需降低转速、提高送料速度。​
 
  异常情况处理:运行中若出现设备异响(如金属摩擦声、剧烈震动),需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机检查研磨部件是否磨损、介质是否结块;若出现物料泄漏(如研磨腔盖、送料泵密封处泄漏),需停机更换密封圈,调整密封压力。​
 
  连续生产与批次生产操作差异​
 
  连续生产(如卧式砂磨机):需保持送料量稳定(通过变频器调节送料泵转速),确保物料连续进出,同时定期补充研磨介质(因介质会有少量磨损,建议每运行 100-200 小时补充一次,补充量为初始添加量的 5%-10%);每隔 2-4 小时清理研磨腔出口滤网(防止杂质堵塞,影响出料)。​
 
  批次生产(如篮式砂磨机):每批次研磨完成后,需先停止研磨电机,再停止送料泵、冷却系统,然后将研磨腔中的物料全部排出(避免物料残留结块,影响下一批次研磨);若更换物料品种(尤其是不同颜色、成分的物料),需拆卸研磨腔盖,用清水或对应溶剂(如酒精、丙酮)清洗研磨腔、研磨部件、送料管道,确保无残留后再进行下一批次生产。​
 
  三、设备停机后:全面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设备长期停机(如超过 1 周)或每日运行结束后,需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日常维护(每日运行结束后)​
 
  清洁设备:用抹布擦拭设备表面,去除物料残留、灰尘;清理送料泵入口滤网、研磨腔出口滤网,去除杂质;若处理过粘性物料,需用清水或溶剂清洗送料管道、研磨腔(避免物料固化堵塞)。​
 
  部件检查:检查密封圈、密封垫是否有磨损、老化,若有需及时更换;检查研磨盘 / 棒销的磨损情况(如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尺寸是否减小),若磨损严重(如研磨盘厚度减少超过 2mm)需更换;检查电机、减速器的温度,待设备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总电源。​
 
  定期维护(每运行 500-1000 小时)​
 
  润滑系统:更换电机、减速器的润滑油(选用厂家推荐型号的润滑油,如 46# 极压工业齿轮油),更换前需将旧油全部排出,清洗油箱、油道,避免旧油污染新油;检查润滑脂加注点(如轴承处),加注锂基润滑脂(加注量为轴承内部空间的 1/2-2/3)。​
 
  电气系统:检查电气控制柜内的接线端子是否松动,有无氧化腐蚀,若有需紧固、清理;检查接触器、继电器的触点是否磨损,若触点烧蚀需更换;校准 PLC 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确保参数检测准确。​
 
  研磨部件:拆卸研磨盘 / 棒销、研磨腔,检查表面磨损情况,若有磨损可进行修复(如对研磨盘表面进行硬化处理)或更换;检查研磨腔内壁是否有划痕、腐蚀,若有需打磨、修复(如用细砂纸打磨划痕,涂覆耐磨涂层)。​
 
  长期停机维护(超过 1 个月)​
 
  物料与介质处理:将研磨腔、送料管道中的物料全部排出,用清水或溶剂彻底清洗,晾干后涂抹防锈油(如研磨腔内壁、研磨部件表面);将研磨介质取出,筛选去除破损介质,清洗干净后晾干,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容器中,避免受潮、污染。​
 
  设备防护:关闭总电源、冷却水阀门,拔掉电源线;在设备表面覆盖防尘罩,防止灰尘、杂物堆积;定期(每 2 周)检查设备状态,如防潮、防锈情况,若环境潮湿,可在设备周围放置干燥剂。​
 
  四、常见问题处理:快速排查,减少停机时间​
 
  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各类问题,需掌握快速排查与解决方法:​
 
  研磨效率低(细度不达标)​
 
  可能原因:研磨介质添加量不足或介质粒径过大;物料粘度过高、流动性差;电机转速过低,剪切力不足;研磨盘 / 棒销磨损,间隙过大。​
 
  解决方法:补充研磨介质至规定容积,更换细粒径介质;调整物料与介质比例,添加分散剂降低粘度;适当提高电机转速(不超过额定转速的 110%);检查研磨部件磨损情况,更换磨损部件,调整间隙。​
 
  电机过载(电流过高)​
 
  可能原因:研磨介质添加过多;物料固含量过高、结块,导致研磨腔堵塞;电机润滑油不足或油质浑浊;冷却系统故障,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减少研磨介质至规定范围;停机清理研磨腔,筛选去除结块物料,降低物料固含量;补充、更换电机润滑油;检查冷却系统,清理管道堵塞,加大冷却水量。​
 
  物料泄漏​
 
  可能原因:研磨腔盖密封圈老化、变形;送料泵密封件磨损;研磨腔压力过高(超过密封承受范围)。​
 
  解决方法:更换密封圈,确保密封面清洁无杂质;更换送料泵密封件;降低送料速度、电机转速,减少研磨腔压力。​
 
  设备异响、震动​
 
  可能原因:研磨介质中有异物(如金属杂质)、破损介质;研磨盘 / 棒销与研磨腔间隙不均匀;电机、减速器地脚螺栓松动;轴承磨损。​
 
  解决方法:停机筛选去除异物、破损介质;调整研磨部件间隙,确保均匀;紧固地脚螺栓;检查轴承磨损情况,更换磨损轴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沙拉酱乳化机选型要点

产品分类

CLASSIFICATION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021-67898912

扫一扫,联系我们